許多人準備購屋時,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房貸成數不足,導致需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。其實如果能夠從銀行的角度出發,了解他們評估風險的標準,就能提高房貸過件的機率,也能貸到較高成數的房貸。
銀行放貸的邏輯很簡單:他們當然想把錢借出去賺利息,但最重要的前提是——借款人還得起錢。萬一還不出來,是否有保證人?最糟情況下,能否透過拍賣抵押房屋回收貸款金額?只要了解這三個核心邏輯,就能掌握提高過件的關鍵。
房貸過件的三大關鍵
1. 借款人財力證明:薪資、資產越明確越好
最穩定、最好認列的財力證明就是「薪資收入」,尤其是提供扣繳憑單或勞保明細,會比現金收入更容易取得信任。部分兼職收入也可計入,但須有正式報表。
此外,定存、基金、股票也是不錯的補充財力,但銀行是否採認,仍需視各家政策。簡言之,薪資穩定性越高,房貸通過率就越高。
2. 借款人扶養負擔:單身與育兒家庭評估方式不同
銀行會依據你的家庭結構,推估實際可用於還貸的資金。
舉例來說:
若你單身月入5萬,生活費估算2萬,剩下的3萬可還貸
若你已婚育有2子,銀行可能認為你每月需支出4萬生活費,剩下僅1萬能還貸
因此,不同家庭狀況將直接影響銀行給予的貸款額度。
3. 信用狀況與聯徵分數:銀行最重視的風險指標
信用紀錄是房貸審核最直接的關鍵。根據聯徵中心的評分標準:
200分以下:不及格,幾乎無法核貸
400分:信用瑕疵
600分:基本門檻
700分以上:信用良好
800分:極佳信用,銀行最青睞
台灣平均分數為約683分,若你低於此分數,建議先改善財務行為:
切勿頻繁查詢聯徵(每年1次為宜)
信用卡使用後每期繳清、避免分期
減少不必要的信貸與貸款筆數
加分項:這些條件會讓銀行更願意放款
公司背景:任職穩定公司、上市櫃企業、或公職機構更吃香
年齡與貸款年限:25–45歲為最佳申貸年齡,可申請最長30年期
與銀行往來紀錄:與同一銀行有穩定存款或小額信貸紀錄者,更易取得信任
財力補強資料:定存、勞退餘額、保險現金價值也可輔助申請
地段與屋況也會影響成數
即使申請人條件良好,若所購房屋條件不佳,仍可能拉低貸款成數。以下幾點需注意:
屋齡過高(超過30年)、無電梯公寓,銀行認定風險高
格局不良(陰暗、狹長、無對外窗)會被扣分
地段不佳、偏遠地區,或非主流市場物件,可能僅貸6成或更低
有結構問題、嫌惡設施、違建(如頂加)則更容易被拒絕放貸
先強化自身條件,才能借得更多
房貸的核准與否,不是全看運氣,而是能不能站在銀行角度去準備。只要提前半年到一年規劃好收入、信用與負債狀況,再搭配良好的物件條件,就能大大提升貸款通過率,成功圓夢買到理想住宅。
👉 立即免費領取3天房產投資藍圖🔗 推薦延伸閱讀文章
留言
張貼留言